top of page

口罩,罩得住嗎?

在台灣,很少有人爭論戴口罩是否有用。且大家似乎覺得戴口罩,就無敵了。於是出現戴著口罩到處亂跑的現象,包含市場等等地方,似乎有了口罩,有了安全。

那真相呢?

      身為熱愛用科學指導學生的黑熊,當然不能道聽途說。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也努力做出貢獻。於是找出今年五月,出版在國際知名科學期刊 Science 的論文(Face masks effectively limit the probability of SARS-CoV-2 transmission )進行討論。

      在這個台灣人把戴口罩可以防疫的觀念深植人心的時候,為什麼還會有人質疑呢?

1. 與顆粒滲透率非常低(約5%)的N95 / FFP2相比,外科口罩滲透率更高且變化更大(約30-70%)。鑑於在呼吸時,尤其是在打噴嚏或咳嗽時會散發大量顆粒,可能穿透面罩的呼吸顆粒數量很多,這是導致對其防感染功效產生懷疑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2. 一些研究報告使用口罩僅帶來很小的好處或沒有效果。

      有人質疑,就一定有人支持。有就顯示,戴口罩的人口比例更高的地區,可以更好地控制2019年冠狀病毒病(COVID-19)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實驗結果呢?

        實驗證明了口罩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病毒的量。根據對空氣樣本中SARS-CoV-2的直接測量以及人群水平的感染概率,研究發現,在大多數環境中,病毒的量夠低,因此口罩可有效減少空氣傳播。但是如果進入到病毒量過高的情況,口罩的保護效果就不如預期了。

      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醫護人員如此緊張,且為什麼有很多人有戴口罩還是被感染,因為醫院是病毒量最高的第一線,在高含量的地方,病毒還是具有傳染力的。

      那是患者戴口罩效果比較好?還是一般民眾戴口罩效果比較好呢?這就是我們下一篇文章要討論的地方!

      大家也可以說說自己的想法喔~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