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吵著用數位學習,感覺華麗有效你卻堅持不用?
- 熊編
- Aug 6, 2024
- 3 min read
我年輕的時候也大量的使用數位產品輔助教學,爾且沾沾自喜,但是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大約是在我大學時期(不要猜實際數字,沒禮貌)
當時的我環抱著理想在師資培育中心學習
每天被灌輸的教育就是 芬蘭的教育很優秀
每天的教育新聞都是很多人去芬蘭取經
理由有很多,我目前還有印象的就是你看看人家有NOKIA,台灣只會代工
然後PISA(註一)成績不是第一就是第二。所以我們要向芬蘭學習。
但這兩年開始不一樣
芬蘭PISA成績一落千丈(剛好和台積電相反)
教師們上街抗議希望自己的班級不在是馬戲團
其中2018年時,赫爾辛基大學對5000多名 15歲 的芬蘭學生進行研究。
究竟數位學習,是否對學生造成影響
研究結果發現:在課程中使用的數位工具越多,學習成果就越差,因為學生很容易被工具本身分散注意力。
其實只要對大腦結構與記憶有一點點認識的都應該要清楚的知道
數位學習對學習效果一定會有負面的影響。
我在2014年年就有寫過一篇 <<都敏俊記憶力的秘密。記憶、書本與手機的三角戀。>>
就連原因都有寫得很清楚了
但大部分的人都會“自以為”,用數位學習的效果會比較好
American University 語言學教授巴倫(Naomi S. Baron)在 2021 年3月出版的新書How We Read Now,就已經提出了結論。你猜猜是什麼?
同樣的內容,閱讀紙本的學習效果,其實比多媒體學習好得多。(我2014年的文章就有解釋了)
巴倫發現從小學生到大學生,都自以為數位學習的方式(電腦或ipad),學習效果會更好,考試分數會更高。
我相信各位已經猜到結局了
實際上就是考的比較不好。
尤其是越細節的題目,閱讀書本的孩子表現會更佳。
有很多種理論去解釋這一現象,我選一個比較有趣的「膚淺假說」(shallowing hypothesis) 。
當使用電腦或ipad 時,人的心態會放鬆,專注就會無意識的退化。
但數位學習就完全沒優點嗎?
引起興趣,降低疲勞,當作點綴,是一個可行切入點
但是學習的主體,應該還是紙本,應該還是師生間的互動
相信大家都很了解
相比於上對下的教學模式,
討論式的教學可以幫助孩子記得更久更好
我真心建議大家,在學習的時候,少用數位產品,多講講自己的觀點
(這也是我為什麼上課時總是很喜歡強迫學生寫出貨講出自己的看法)
才會讓學習更有效率。
對了,前面說到教育表現一落千丈的芬蘭做了什麼改變?
禁用手機、增加學習時數。
對了,很多歐美大國都開始限制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
那台灣呢?
如果有什麼學習上的問題希望我用些科學數字解釋,都可以留言或私訊給我喔~
(註一)它是OECD(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)每三年大規模舉行的一項測驗,目的在評估十五歲青少年的閱讀、數學和科學素養。涵蓋了九成世界重要經濟體,全球已有破百萬名中學生接受過評量。
參考文章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