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考分析|自然科準備全攻略!從近5年考題看「必考關鍵字」
- 熊編
- Aug 26
- 13 min read
Updated: Sep 11
讀自然科總覺得抓不到重點?本文透過會考分析,為你整理近5年「必考關鍵字」,用最精準的自然科準備方法,讓你讀得少、考得好!

會考分析:自然科準備全攻略!從近5年考題看「必考關鍵字」
讀自然科總覺得抓不到重點,讀了一大堆,考試卻都沒考出來?這是許多學生的共同心聲。
其實,從國中教育會考的歷屆考題去回推大考中心喜歡考什麼,是準備考試非常重要的策略。
當你知道有哪些核心關鍵字基本上每年必考時,就能更有效率地分配時間,將心力花在這些高頻率出現的內容上,告別瞎忙,用最精準的方式準備考試。
Obear 熊師們為你整理了近5年(110–114年)國中教育會考自然科的考題分析,透過這份關鍵字總表,希望能幫助你在有限的時間內,讀得少、考得好!
目錄:
物理 Physics
化學 Chemistry
生物 Biology
地科 Earth Science
結語
告別瞎忙!掌握近5年會考「核心關鍵字」,讓你準備事半功倍
物理 Physics
核心關鍵字(每年必出)
功與能量守恆(位能↔動能,功率,能量轉換)
熱學:比熱、H=mSΔT、熱量計算
電學:串並聯電路、電功率、電能 (kWh)
力學:牛頓定律、摩擦力、圓周運動
高頻關鍵字(3年以上)
光學成像(透鏡、針孔、反射)
聲音與共振(音叉、超音波、頻率響度)
v–t 圖判讀(加速度、相對運動)
靜電與感應帶電
浮力與密度(M/V,沉浮)
化學 Chemistry
核心關鍵字(每年必出)
酸鹼與 pH(制酸劑、酸蝕、鹽類生成)
元素與週期表(族、週期、性質比較)
化學反應式與質量守恆
氧化還原(電子轉移、鐵鏽、防蝕、電池)
高頻關鍵字(3年以上)
有機化學(醇、酯、發酵、聚合物)
反應速率與催化(接觸面積、圖像判讀)
溶液濃度與單位(重量百分比、ppm)
環境化學(氮氧化物、二氧化碳、餘氯)
生物 Biology
核心關鍵字(每年必出)
遺傳與基因型(ABO 血型、顯隱性、潘尼特方格)
細胞分裂(有絲分裂/減數分裂、配子形成)
神經系統(反射作用、感覺→中樞→運動)
生態系(食物鏈、能量流、污染累積)
高頻關鍵字(3年以上)
酵素與消化(澱粉酶、pH 與溫度活性)
體內恆定(血糖調節、胰島素、恆溫動物)
植物構造與運輸(韌皮部、木質部、氣孔、蒸散)
顯微鏡觀察(成像方向、操作)
演化與自然選汰(抗藥性、鳥喙型態、化石證據)
地科 Earth Science
核心關鍵字(每年必出)
地球自轉/公轉(晝夜、季節、太陽直射、月相)
等壓線與氣象圖(風向、颱風、氣壓梯度)
地層判斷(疊置律、交切律、相對年代)
潮汐現象(潮差、滿潮/乾潮時間)
高頻關鍵字(3年以上)
板塊運動(聚合/張裂邊界、地震、火山)
大氣與氣候變化(溫室效應、黑潮、季風)
地球內部分層(地殼、地函、地核)
地震與液化潛勢、震央定位
另外提供每年資料作為參考
以下是每年的資料。
114 年國中教育會考分析 — 自然科逐題關鍵字
物理 Physics
Q01|聲音:超音波、超過可聽頻率、人耳聽不見
Q02|測量:不規則固體密度、體積筒+天平
Q09|力學:作用力與反作用力、F=1 N、靜力平衡
Q10|靜電力:距離變化、F ∝ 1/r²、帶電球間力大小比較
Q18|摩擦力:最大靜摩擦力、動摩擦力恆定、F–f 圖判讀
Q25|電化學:鋅銅電池、電極面積影響電流電壓
Q26|比熱比較:質量/體積相同條件下的升溫快慢
Q31|電流磁效應:電池數目不同,磁針偏轉方向
Q39|運動學:v–t 圖、合力大小比較 (F2、F5、F7)
Q40|氣壓與相變:瓶內水蒸氣凝結、氣壓降低、冒泡
Q42|電能與功率:踩單車發電、kWh 計算
Q47|簡單機械:動滑輪、彈簧秤拉力做功計算
Q48|誤差解釋:彈簧秤讀數受秤本身質量/滑輪質量影響
化學 Chemistry
Q04|物質分類:元素、化合物、混合物、原子種類
Q11|濃度單位:ppm、30 ppm 苦味物質
Q17|原子結構:Ca²⁺、Cl⁻,質子與電子數比較
Q19|CO₂ 固化:與 Ca²⁺、Mg²⁺ 形成碳酸鹽沉澱
Q21|高濃度酒精對聚合物容器的腐蝕,熱塑性聚合物、PET/PP/PE
Q28|氧化還原:維生素 C 還原碘液、茶水可被氧化
Q29|流體靜力:密度不同液體分層、質量關係 m甲、m乙、m丙
Q32|化學反應:H₂S + SO₂ → H₂O + S,質量守恆數據推斷
生物 Biology
Q03|生態互動:白尾八哥 vs 麻雀,競爭+掠食
Q08|光合作用 vs 呼吸作用:蘆筍部位,O₂/CO₂ 釋放比較
Q12|神經系統:受器、動器、中樞、神經傳導
Q20|血糖調節:胰島素、升糖素、餐後血糖變化
Q22|植物蒸散作用:木質部 vs 韌皮部,探測水分運輸
Q24|鳥類分類:目、屬數量推斷
Q27|顯微鏡:骨董顯微鏡 vs 現代顯微鏡結構差異
Q30|遺傳:孔雀魚眼色,顯/隱性基因型判斷
Q34|分類學:原生生物 vs 真菌
Q35|細胞分裂:有絲分裂 vs 減數分裂、葉片繁殖與種子萌芽
Q36|酵素活性:澱粉酶作用,碘液與本氏液檢測
Q43–Q44|食安:蒜頭變綠,酸性/溫度影響
Q45–Q46|血液檢測:出血時間、血小板功能
地科 Earth Science
Q05|鋒面:冷暖氣團比較、雲雨分布
Q06|地下水:過度抽取、地層下陷
Q07|端午立蛋:太陽直射、反駁實驗設計
Q13|季風氣候:北風東北風、迎風背風影響(臺北、基隆、宜蘭、高雄)
Q15|板塊構造:移動、交界類型、軟流圈
Q16|地層相對年代:岩脈、火山灰、頁岩、石灰岩
Q23|氣象:等壓線疏密、風速判斷
Q33|地質鑽探:正斷層 vs 逆斷層、震央相對位置
Q37|天文:行星排列、日地火木相對位置
Q38|實驗設計:電扇檢測、控制變因
Q41|能源比較:液化氫 vs 其他燃料,能量密度特徵
Q49–Q50|天文:月相模擬、上弦→下弦,地球自轉圈數
113 年國中教育會考分析 — 自然科逐題關鍵字
物理 Physics
Q01|位移與路徑:直線 vs 之字形移動
Q06|電學:電線裸露、絕緣、短路危險
Q13|電磁感應:線圈、檢流計、磁鐵方向
Q16|壓力單位:psi、胎壓測量
Q26|靜電感應、接地、帶電原因
Q27|熱學:冰塊加熱、相變、熔點、狀態變化
Q34|浮力與密度:立方體浸水、體積比較
Q36|幾何光學:透鏡成像、焦距判斷
Q38|功與能量:F×S=ΔEk,動能加倍
Q40|電鍍:直流電源、鐵片鍍銅
化學 Chemistry
Q02|有機化學:木糖醇、醇類判斷、官能基
Q04|週期表資訊:原子序、質量、性質比較
Q07|放熱反應:石灰遇水、鴉片溶解
Q11|化學平衡:NO₂ ⇌ N₂O₄、正逆反應速率
Q17|酸蝕牙齒:pH 值、酸性飲料腐蝕
Q19|有機判斷:質量百分比、C/H/O 配比
Q23|氧化還原:氫還原金屬氧化物
Q29|餘氯檢測:靜置與加熱對氯濃度影響
Q37|化學反應:金屬與鹽酸、氫氣質量比較
Q41|酵素作用:溫度超過 75℃ 失活
生物 Biology
Q05|內分泌:副甲狀腺激素、血液運輸、骨鈣
Q09|滲透作用:醃菜、細胞脫水
Q12|遺傳:果蠅交配、3:1 表現型比例
Q14|族群生態:鯰魚數量變化、出生/死亡/遷入遷出
Q20|生物分類驗證:刺絲胞動物、淡水物種
Q21|植物生長:種子發芽率比較
Q22|植物莖部:環剝、單子葉 vs 雙子葉
Q30|染色體:青蛙 13 對,減數分裂卵子 1 條性染色體
Q33|泌尿系統:腎臟功能、尿液形成
Q39|分類學:學名檢索,屬名 Rhododendron
Q41|酵素與反應:酵素 X 作用、產物量比較
Q42–Q43|保育生物:食蛇龜、過度捕捉、IUCN 分類 EN
地科 Earth Science
Q03|氣象:氣溫變化、冷空氣南下
Q08|天文:地球自轉、太陽光方向
Q10|地質:中洋脊、海洋地殼年齡
Q15|氣象:等壓線、風向推斷
Q18|天文物理:重力波、光速、非力學波
Q24|天文:太陽觀測、日夜交替
Q25|岩石循環:火成岩、沉積岩、變質作用
Q28|氣團與天氣系統分類:颱風、暖氣團、冷氣團
Q31|日照觀察:教室光照、二分二至
Q32|水質檢測:安賽蜜濃度→推算尿液體積
Q35|地震規模:震央震度、M 值推算
Q44–Q45|能源轉型:再生能源比例、燃煤改燃氣
Q46–Q48|用電與氣候:住宅用電、冷氣時數、28℃ 判準
Q49–Q50|大氣組成:CO₂ 濃度週期變化、O₂ 對應關係
112 年國中教育會考分析 — 自然科逐題關鍵字
生物 Biology
Q01 生態系穩定度:單一栽植 vs 多樣性,對食物網穩定度影響。
Q04 毛黴菌結構:有無葉綠體/細胞壁/孢子。
Q08 內分泌:升糖食物、胰島素、升糖素。
Q14 生態毒理:DDT 食物鏈累積。
Q16 光合作用產物輸送:韌皮部運輸葡萄糖。
Q20 生物分類:科、屬、目階層。
Q22 感染與潛伏期:體溫恆定。
Q24 半透膜:澱粉 vs 葡萄糖;碘液/本氏液檢測。
Q25 植物呼吸與後熟:調控 O₂/CO₂。
Q31 微血管觀察:動脈→毛細血管→靜脈流向。
Q32 蛀牙風險:口腔酸鹼、唾液分泌。
Q35 植物生殖:草莓子房→種子與果實。
Q38 體染色體顯性疾病:FGFR3 突變。
Q43–Q44 營養與環境:牛奶 vs 植物奶,營養差異與碳排放。
Q47–Q48 食安與實驗設計:蔬菜農藥殘留、不同洗滌方式比較(清水泡、鹽水、果汁酸洗、直接沖洗)。
地科 Earth Science
Q02 地質作用:受力→褶皺。
Q05 潮汐曲線:潮差比較。
Q10 交切律:岩脈先後順序。
Q15 大氣與海洋環流:季風、黑潮、沿岸流。
Q21 行星判讀:與太陽距離、體積、密度。
Q28 天氣圖:等壓線、高壓系統特徵。
Q29 高山旅行:氣壓、氣溫隨海拔變化。
Q36 太陽直射:無竿影日判斷地點。
Q39 天文現象:日食、月食、月相。
Q49–Q50 地震與土壤液化:地下水位、地層厚度、液化潛勢。
化學 Chemistry
Q03 運動飲料:電解質辨識。
Q07 再生能源製氫:褐氫/灰氫/藍氫/綠氫。
Q11 化學實驗:控制反應速率、生成物分離。
Q12 原子理論演進:電子發現。
Q17 有機/無機化合物判斷。
Q26 銀針試毒:砒霜、硫化銀、氧化還原。
Q27 燃燒反應:分子式與官能基。
Q40 液氮爆炸新聞:三氯化氮推論。
Q41 物質分離:溶解性、加熱、過濾。
物理 Physics
Q06 實驗設計:測溫改進。
Q09 光學:反射與成像。
Q13 聲音:白噪音、頻率與響度。
Q18 運動學:平均速率 vs 平均速度。
Q19 能量守恆:軌道運動。
Q23 v–t 圖與外力。
Q30 密度單位換算。
Q33 摩擦力:最大靜摩擦力。
Q34 電功率:電能、每分鐘耗能。
Q37 電磁力:通電導線受力方向。
Q42 並聯電路容錯性。
Q45–Q46 風力發電、功率係數、轉換效率。
111 年國中教育會考分析 — 自然科逐題關鍵字
物理 Physics
Q02|能量轉換:重力位能轉動能
Q07|氣體壓力:高山氣壓低,洋芋片膨脹
Q08|尺度比較:氫原子、細胞、月球、太陽體積順序
Q14|光學:針孔/放大鏡/後照鏡/三稜鏡,改變光路
Q16|電磁:載流直導線、磁場強度與方向
Q25|運動學:v–t 圖,車距變化
Q28|熱學:Q=mcΔT,質量比與升溫圖
Q33|力矩:槓桿力矩 L1/L2 比較
Q34|波動:繩波週期判斷
Q36|受力:推書櫃,牛頓第二定律 vs 最大靜摩擦力
Q38|密度:中空銅球,D=M/V 偏差解釋
Q47–48|電路:串並聯、I甲 vs I乙 合理性
化學 Chemistry
Q03|氣體性質:氮氣惰性、防止氧化
Q09|物變/化變:鮮奶油變色 vs 變質
Q10|有機酸:蘋果酸,—COOH,電解質
Q21|放熱反應:CaO+H₂O→Ca(OH)₂,自熱罐
Q22|有機溶劑/酯:去咖啡因、乙酸乙酯
Q29|酸鹼:養殖池溶氧、pH、熟石灰調整
Q30|電化學:鍍銅/鋅銅電池,電極反應
Q31|原子結構:質子、中子、電子數,離子判讀
Q41|化學反應:預測溶液顏色變化
生物 Biology
Q05|植物感應:向光 vs 含羞草、捕蠅草反應速率
Q11|遺傳:ABO 血型,顯隱性
Q17|顯微鏡:複式 vs 解剖,適用對象
Q18|細胞器:葉綠體 vs 粒線體,光合與呼吸比較
Q23|食物鏈:能量金字塔推估
Q26|循環:心室含氧量→血管連接
Q32|酵素:蜂蜜澱粉酶,碘液反應
Q35|排泄:尿素/O₂ 濃度→器官判斷
Q39|染色體:體細胞 vs 配子,性染色體成對
Q42–44|厭氧發酵:沼氣裝置、CO₂ 檢測、速率比較
Q45–46|植物分類與運輸:莖切面、維管束、韌皮部 vs 木質部
Q50|神經傳導:刺激→感覺神經→中樞→運動神經→效應器
地科 Earth Science
Q01|氣壓單位:百帕 (hPa)
Q04|人工魚礁:放置於淺海區
Q06|季節比較:英國 vs 紐西蘭,白晝長短
Q12|地科實驗:山崩模擬,控制變因
Q13|地球分層:地殼/地函/地核 vs 岩石圈/軟流圈
Q15|地下水面:地層剖面判讀
Q19|溫室效應:一氧化二氮吸收地表輻射
Q20|氣候比較:臺北 vs 恆春,溫差與降雨
Q24|天氣圖:等壓線、氣團、風向、颱風發展
Q27|能源:發電方式比例改變→碳排放差異
Q37|潮汐:滿潮/乾潮時間推估
Q40|地層年代:疊置律、交切關係
Q49|月相卡牌:放置組合與得分
110 年國中教育會考分析 — 自然科逐題關鍵字
物理 Physics
Q01|天平操作:使用注意事項、誤差判斷
Q08|共振現象:音叉頻率、共振條件
Q09|光學:色光反射與吸收,紅光 vs 藍光照射
Q16|力學:汽車急轉急速,慣性與受力
Q18|熱學:比熱、質量、升溫關係
Q24|電學:電壓功率,耗電量(kWh)
Q27|單擺:機械能守恆、位能動能轉換
Q29|靜電感應:金屬塊帶電性質判斷
Q37|流體壓力:U 型管壓力比較
Q39|圓周運動:速度方向、等速率圓周
Q40|浮力與密度:質量、體積、浮沉判斷
Q43|拋體運動:v–t 圖判讀,上拋下落速度方向
化學 Chemistry
Q05|鹽水密度:死海浮力、重量百分濃度
Q13|食品添加:碳酸氫銨分解,生成氣體
Q15|酸鹼中和:胃酸過多、制酸劑
Q21|元素分類:物理性質 vs 化學性質
Q23|氮氧化物還原:觸媒轉化器、NO/NO₂
Q26|元素週期表:族與週期推斷
Q30|離子比較:Fe、Fe²⁺、Fe³⁺ 的電子、質子數
Q41|有機化學:酯化反應、分子量計算
Q45|反應速率:濃度與速率倒數關係
Q46|聚合物:柔珠、聚乙烯、合成聚合物
Q47|粒子大小:原子、分子、聚合物比較
Q52|演化題組:化石比較、祖先關係
生物 Biology
Q04|體溫調節:血管擴張、肌肉顫抖
Q06|植物生殖:百合人工授粉、柱頭
Q07|細菌實驗:銀幣 vs 冷藏、控制變因
Q10|裸子植物:蘇鐵特徵、毬果
Q11|氣孔分布:蒸散作用、葉片上下表皮
Q19|遺傳:斑點蛾顏色比例、基因型推論
Q25|顯微鏡:複式 vs 解剖,影像方向
Q28|神經系統:反射作用、感覺/運動神經
Q31|生物分類:臺灣特有種,依繁殖方式
Q34|循環系統:心臟瓣膜逆流,瓣膜位置
Q36|食物網:競爭、捕食、依存關係
Q42|酵素作用:pH 與溫度對酵素活性
Q49|演化:天擇說,蚊子抗藥性
地科 Earth Science
Q02|潮汐:滿潮/乾潮高度、潮差判斷
Q03|地震:震央定位、規模與震度
Q12|大氣成分:氮氣、氧氣、固定氣體
Q14|天文觀測:星星位置、地球自轉
Q17|氣象:颱風、等壓線、氣流方向
Q20|天文:流星雨、天然光害、月相影響
Q32|天文:古井正午見日、緯度判斷
Q35|物質三態:放熱過程、固液氣判斷
Q38|鋒面:天氣系統符號、氣團性質
Q44|地球內部分層:密度、地殼/地函/地核
Q50|茶包天燈:熱對流、實驗設計
Q51|生活應用:熱對流案例(冷氣機位置)
Q53|化石年代:地層剖面、疊置律
Q54|古生物:恐龍演化、化石證據
結語
這份關鍵字總表能幫助你快速掌握會考的出題脈絡,但請記住,會考仍重視跨領域的統整與應用。因此,除了單獨記憶這些關鍵字外,也別忘了搭配歷屆試題練習,實際演練如何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。
Obear 黑熊家教班的專業熊師們,將持續為你提供最精準的學習策略,讓你在考試路上不再迷茫!
還在煩惱會考怎麼準備?一對一補習班推薦:OBEAR 黑熊家教
想幫孩子找到兼具專業與溫度的國小、國中或高中一對一補習班嗎?OBEAR 黑熊家教相信,每個孩子都值得被理解與傾聽,在專屬的學習節奏中成長。我們的教育理念是「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,發展成屬於自己的樣子」,並透過科學化與素養導向的教學方式,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與思考力,在專屬的一對一課程中安心學習、穩步成長。

以下是 OBEAR 黑熊的 5 大特色,帶您了解我們是如何用心守護孩子的學習旅程。
🌟 以家庭為本,只推薦孩子真正需要的課程
我們不製造升學焦慮,只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給出最有效的學習建議,希望每個小熊都有時間追夢,也讓家長不必為課業影響親子關係,我們希望您「把時間留給家人,將學業放心交給 Obear」。
🌟 嚴謹選才制度,打造具信任感的教學關係
所有熊師皆經過專業甄選、人格特質篩選、試教訓練與制度化的實習制度,兼具教學專業、細心又溫暖。
🌟 培養孩子的「思考力」
我們在教學中重視概念理解與邏輯思考,讓孩子不只是會做,而是懂得在學習後靈活應用,讓學習成果成為留在腦中的無形資產。
🌟 一對一客製學習計畫
Obear 黑熊家教從電話訪談、學習診斷到教師媒合,全程都根據孩子的性格與需求打造最適合的課程設計,每位小熊都能在專屬學習藍圖中找到自信與動力。
🌟 結合身心專業,守護孩子全方位成長
Obear 黑熊家教與專業身心科醫師合作,協助孩子面對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壓力,希望小熊們在學業進步之餘,也能擁有豐盛的心靈。
延伸閱讀:
Comments